关注文艺青年,关注你的文艺面,关注正能量,关注高效生活。【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:wenyishequ】

此一折霎戏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【根据戏言改编】文/李诗雨


        清光绪六年十月下旬,秋意渐浓,院子里木芙蓉经过昨夜一场雨掉落了许多,似不经意的铺了一地。远远看去,花枝如雪,地面亦如点碎的雪,让这清寒的早晨添了些萧索。

       他正吊着嗓子,瞧见时有落花至,一时没了兴致。回头望了望屋里,那人着一身月白的褂子,笔落丹青,又是一句戏词。

 

开篇: 谭惜言写了一辈子的戏,真情假意,全在戏言里,借着他的口,唱给自己听。

    “谭先生,还请您卖我个面子,这……”那人却摇头:“我老了,唱不动了。”他偷眼瞟着谭惜言,哪有什么老了的样子,嗓子还是一等一的好,却是说什么也不再唱了。“你且带他去,我写的角儿,他都会”。

       只见着一身月白的便是谭惜言的爱徒丰兰息了,之前只听别人说起他这个徒弟得了谭惜言的真传,今日一见他那眉目清秀真演得起戏中角儿。

       丰兰息从小便跟了谭惜言学唱戏,这么多年来早已巧妙运用小休止,加虚字,低腔轻吐,乍放又拢。行腔中的高、低、快、慢、轻、重、顿、挫也掌握十分有七分了。

       印象中师父不轻易唱戏,不仅讲究场还讲究演的角儿。却是见过他提笔弄句的样子,只知他尾句留白不留情,每每写完一折戏,便是立于窗边久久看看庭中木芙蓉不言,整个背影染上一层墨,却不知他醉了,也清醒得这般透彻,漏不得半点心事。

       他知不便过问师父戏中隐匿的真情假意,师父写的每折戏由他来唱,只听师父无意说过 戏中言,莫当真。是他入戏太深?

       戏中情意切 只借作 他人口

       此一折 伴弦歌

       可有闻者泪渐落

       台前戏言怎知写书人心事不可说。

 

第一折:开场说的是画舫初见,谭惜言用了三十二个字,每个字都亲口教给他,声声入耳。

       拨的是一曲游园惊梦,配着开场画舫初见这折戏正好。开场情字婉转可为我,那"情"字,押的是"认真"韵脚。

       他在台上深一眼浅一眼都是云烟,扶不起的溃败下去的神采。兰花指点过去,戏中情分拿捏的入木三分,染的眉梢恰到好处的演绎着初见的多愁多善身。他唱的真切,几乎要被几句词勾下泪来,台下那人轻叹:戏言,戏言,又何必当真?也不知是说给他,还是说给自己听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偏偏是他入戏太深,将戏中的情分捎带了台下,心上的痕迹红得潮湿瓣瓣落到妆面上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只见过一次师父唱这折戏,薄云淡月,檀板悄收,那人素颜挑起水袖,在斜影栏杆处,趁醉吟,轻旋走,唱一曲碎月落尽汇长河。他见惯了谭惜言提笔落在宣纸上,他知师父将一生的情分都一一画给那女子,那戏中一频一眼都让人不忍说破写戏人心事,定是万般无奈,又终是无计可施。

       散场时,台下仍有人在琢磨。他褪去戏服,点一盏茶看窗外花落,许久才记起那人走了。白色的木芙蓉落得妖治,戏里残缺的那段情始终未曾离开。蛰伏在戏中,这世百年默等写戏人前来续笔。

 

此一折终了:谭惜言写的每一页戏词他都妥善保存着。虽然他不知这些戏词是写给谁的,但也按着对方的遗愿,每年上坟的时候,给他烧一页,唱一段。

      师父离世后,在茶馆听师父生前挚友谈起师父一生。他才知师父这辈子孤身一人不是没爱过,而是入情太深,戏中女子原是师父爱过的人,却是造化弄人,终是断断不能此生契阔,与子成悦。

      他将戏外情写入戏,就是想未完情在戏中续断。戏言即昔言,那一折,曾为她。

       戏中言 莫当真

       字传神 也不过 撇竖横

       一纸情分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5.1.31写于戏里戏外





评论(2)
热度(70)

© 文艺社 | Powered by LOFTER